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10/25天母古道

又是一篇遲到很久的遊記,趁著看照片被喚起的一些記憶還沒消失之前趕快先寫下來好了。
那一天早上跟著大稻埕老街攝影巡禮團拍遍整條迪化街(不過感覺自己拍的不是很好,先不放出來現醜了),下午吃過午餐就直接往天母跑,去爬我一度想去沒去成的天母古道。
搭606到天母圓環,再沿著中山北路一路上坡。途中在一個路口停下,看到市政府所設置的古蹟指標,標示著天母白屋(前美軍宿舍)的去向,於是決定先繞過去看看。

在走過去的一路上,回頭看到陽明山上,一棟很有現代感的建築,後來才知道這是文化大學的體育館。
既然都已經走到巷子裡了,天母地區記憶中有很多別墅,就來好好拍一拍吧


走到天母白屋,這裡除了這一棟可能是特意保留下來的以外,旁邊的土地就算曾經也蓋有美軍宿舍,也全都被拆光,蓋起一棟棟的別墅了

有一種美式傳統木屋的感覺,之所以漆成白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住在這裡的是海軍。照片右邊的玻璃門裡望進去好像有文物展覽,不過這一天卻是不得其門而入....

從巷子裡繞出來,到了中山北路底的圓環。左邊的照片是聖安娜之家,就在圓環旁邊,門口有公車站可以搭到士林一帶。

從圓環旁,天母派出所旁邊的路一直往上走,就可以到達天母古道的入口。

路旁的社區,蓋的也算有點fu

走沒多久就到了登山口

登山口旁還特地設置了這麼一塊招牌

照例,一開始也是一連串的石階,不過這裡的石階感覺起來比較整齊,不僅比較方正,也較少有青苔。照片右邊那條石階是通往餐廳的。

陽明山面對天母這一面有兩條步道,除了這篇遊記所記錄的天母古道,還有一條下竹林步道,很奇怪的是這兩條步道旁邊都不時會出現住家,甚至好像這些住家的唯一出入口就是在步道,不禁讓人懷疑住在這裡,就算有車也不是很方便吧,停車之後還要走一大段步道才能回到家....

走了一段路,到了與產業道路交會處。旁邊有簡易的停車場,也許那些步道上的住家,他們的車子是放在這邊的吧?

再往前進,這邊的石階看來比較方正且比較新,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才修整的

終於走到水管路,路旁那條大水管是日據時代就有的,負責將水從陽明山上的水源往下輸送

一旁順著山勢長出來,密集生長的竹子

供旅客休息的涼亭,從這個涼亭也可以遠眺台北市

過了那個涼亭沒多久,步道由連續不斷的石階,換成了平面的步道,這樣走起來輕鬆了不少。不過也許是因為前一天有下雨,加上平面路段的樹蔭比較多,路上不僅多是從山壁上沖刷下來的泥土,而且多半一腳踩下去就會稍微陷下去,弄得鞋子上不少泥土。

從樹林中一塊沒被完全遮蔽的區域看出去,依山而建的梯田(可惜視野被樹擋住沒法更廣,不然也許更好看)

步道上的打印台,可以蓋紀念鋼印(話說回來還沒去申請一本登山護照....)

又是一個涼亭,不過走了那麼一大段平面路段,根本不會累。
照片中的那一群登山客好像是土銀的員工,這是他們的自強活動。由於一團延伸起來很長,既不想在他們後面拖時間,也不想雜在他們隊伍裡,於是那時我走的比較快,希望能夠離他們遠一點。

後來又走了一段石階,到了這個指標就切換為柏油路

柏油路段為人車共用,順著這條路上去就可以到達文化大學

到了陽明天主堂,照理來說從這裡往照片左邊走就可以走到文化大學,不過我那時搞錯了,繼續往外走。


走在這個社區裡,一路看到的房舍跟先前在山下看到的白屋有些像,果然在牆上的簡圖與文字敘述證明了我的假設,這裡也是美軍駐台當時宿舍的一部份。這裡叫做山仔後,在1950年韓戰爆發,美軍成立在台顧問團,並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而這些宿舍是從1952年起以美援資金陸續興建而成,分成五種不同格式大小的宿舍,給不同官階的美軍及其軍眷居住(突然想到著名的越戰片「勇士們」,摩爾上校以下的所有軍人及其家眷也都住在類似這樣的集中社區),裡面有壁爐、車庫等當時台灣人房屋中不會出現的幾種西式元素。在美軍離開後,好像台銀接手成為員工宿舍繼續使用(路邊也還看的到台銀的出租廣告布條)。這個社區一度多達217棟房屋,現在僅剩115棟,但仍是台灣現存規模最大,區塊最完整的美軍宿舍區。

從社區裡走出來到仰德大道上,對面就是台銀的員工訓練所,感覺有西式學院的風格。

一旁看到標示文化大學華岡校區的柱子,以為這裡是校門口,往這進去可以到文大(後來才知道我看的方向剛好相反)

沿著仰德大道信步走著,路旁一間看來頗有fu的山頂咖啡廳

往遠方看去,看來頗有歐式山中別墅的感覺(好嚮往有一間房子在這種景色優美的地方....)

一直走到中國大飯店(現在經營者好像也改成亞都麗緻了),才發覺自己走錯了

不想再走回去,等公車的時候順便拍下現在的陽明山中國麗緻。感覺上好像是重新整修過,很西式的風格。碧藍的游泳池還真吸引我(可惜沒帶泳褲,不然應該會動念去問問看如何進去游)

搭著公車回到剛才的路口,這裡應該是仰德大道交通最為繁忙的路口了吧。這一帶也有很多文化的學生出沒,所以應該是從這附近進去才對。

回到社區找到往文大的路,途中經過天主教主徒會。在這短短的距離裡就已經看到兩個天主教教會,不知道是因為這裡信仰天主教的老外很多呢,還是因為這兩個教會分屬不同的支派呢?搞不好都是吧。

在巷子裡一直往前走,路旁的小吃攤販與學生的來來往往,讓我覺得應該沒走錯。
進入文大之後,也在校園裡頭逛了逛,拍了一些照片,不過當時已經接近黃昏,光源不足,拍出來的照片不是很有感覺,還是先不放好了。

在文大創辦者墓園裡遠眺北投方向,照片中的河流應該是淡水河(右邊那張照片就是特寫北投焚化爐)

從文大的體育館--大孝館旁的側門出來,這時夕陽已將西下


沐浴在夕陽餘光中的台北....

也給即將西下的太陽一個特寫

從高處往下看,當時居然以為從這裡走下去可以連到仰德大道,再從仰德大道坐公車下山就好了,不過後來才發現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一路走下去,完全沒看到仰德大道在哪裡,倒是經過了幾間位在陽明山上的景觀餐廳,由於晚餐時間已近,所以來用餐的人也不少。
後來越來越懷疑自己是不是迷路了,不過回頭一想,陽明山下來不是往士林、天母方向,就是往北投方向,不管從那個方向下山我都有辦法回家,也就沒特別感覺了。不過後來問了途中經過的一間餐廳門口的侍者,才知道這一路下去就是回天母。
後來天色漸漸黑了,雖然想拍台北萬家燈火的夜景,無奈沒帶腳架,曝光時間需要比較長,容易手振拍不出想要的照片。一路沿著車道走,雖然車道還是有路燈,但還是增添了一些不確定性,當時也想著趕快下山,後來走到了下竹林步道入口,雖然步道是石階路,不過沿途都有路燈,所以也就決定改走步道加速下山了。
下竹林步道其實不長,走了一段石階之後又回到了車道,再順著車道下去又走進了一個高級社區之中。就在我越走越懷疑這樣下去會不會真的從天母哪一個地方出來的時候,看到了一間熟悉的土地廟,這時往我右邊一看,不就是慧濟寺嗎?走到熟悉的地方讓我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雖然這時已經晚了,寺門也關起來沒法進去,我還是在寺門外行了個禮,向在天之靈的外公外婆打聲招呼,也感謝他們的保佑。之後就快步下山,回到天母圓環搭606回家。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