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11/08大溪→桃源谷→彎坑頭山→草嶺古道啞口→大里

這次走桃源谷步道,主要是想要補完上一次走草嶺古道時,沒有走到桃源谷的遺憾。但沒想到的是天氣的因素,讓我到了桃源谷,卻沒能欣賞桃源谷大草原的美,只能狼狽的離開。
那一天之前,已經知道當天會有一道鋒面下來,局部地區可能會有大雨發生。而那時我心裡的想法,還是去一趟試試看,或許那邊的天氣不會如想像中的那麼糟。
早上六點多到了台北車站,在月台等車時又看到環島之星列車

火車頭後面直接接著一台餐車,這倒是蠻特別的,就留張照片

直接跳到一個半小時後,我在宜蘭大溪站,也就是大里的下一站下車。雖然從台北到基隆這一段路上呈現多雲的天候,但是火車開到福隆一帶,就已經看到陽光灑在海面上,讓我感覺今天的旅程,也許是個涼快但不會下雨的天氣(沒想到事實並非如此)

離開大溪車站。車站的主建築就是那麼小一棟,比大里車站還小,會停靠的列車大概也只有通勤列車這一類。

注意看一下中間的門牌,大溪的每一棟房子都有這種特別設計的門牌,頗有地方特色。照片中的這一間房子,更是把三塊不同時間的門牌都掛在一起,有種見證歲月變遷的感覺。

一路走向步道入口的路上。這一條柏油路就位在濱海公路旁邊(照片的右邊樹叢再過去),應該是讓當地的住家(以我的方位而言,在我的左後方)出入方便,不過這樣也讓走路的登山客免於走在濱海公路上,畢竟來來往往的車輛還是會對步行者帶來一定的風險。

沿著柏油路走著,經過一座橋,不遠的另一座橋是給火車走的鐵道。溪流從這邊流入太平洋。

過橋之後就是一個公園,步道的入口還在公園裡面。

位在入口旁邊的涼亭,入口在照片的左邊。這時灑落的陽光更讓我覺得今天天氣應該不會太差吧....

入口的石階。步道的一開始就要從火車所經過的山洞上面繞過。

入口的路線標誌牌,這次的預定路程是從大溪公園進入,一路上攻到桃源谷,再走完全在稜線上的草嶺線到達草嶺古道的啞口,最後直接下到大里回家。地圖中藍色的石觀音線聽說是最偏僻的一條線,步道狀況可能比較差且下山後還得多走一大段濱海公路才能到達火車站,以上次的經驗而言不會是我的選擇。另一條黑色的內寮線最短,大約半個小時內就可以走完,不過到了內寮還得想辦法包車到貢寮,更不會是我的選擇,也許哪天自己開車來,再走這條最短的路線吧。

路旁的花花草草(原諒我真的不懂植物....)

芒草&芒花

途中遇到的涼亭,從那涼亭之後步道突然變成有點陡的下坡,雖然需要特別小心,但也讓先前一直上坡有些喘的身體有稍微休息的機會。這時天氣又恢復多雲,且不時會飄起雨來,那時居然還是想說也許雨下得再大也不過就是這樣了吧。

路旁的野草,感覺起來像是同一種,但是呈現不同的顏色,點綴在一片綠色的草叢中,相當搶眼。

途經蕃薯寮山山頭,取得一個三等三角點!
三角點的意義是什麼呢,這些點就是繪製地圖時,用來作為標定的點,都是位在高處居高臨下。三角點的等級分為三等、二等與一等,其等級的區分依據為可以定位越遠的距離,換言之,山頭的高度越高,位於山頂的三角點等級也就越高。

走在森林裡的步道,這時已經慢慢有點霧。

到了步道上唯一的廁所,比較起草嶺古道上的廁所,顯得相對簡陋很多。走到這裡雨下的比較大,不過還是想說先攻到目的地桃源谷再做打算。

擋住牛隻的柱子,前一篇草嶺古道遊記中講到桃源谷步道草嶺線上,也有類似的設施,因為上面有放牧的牛隻,在步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置這樣的一個攔阻設施,以防牛隻來來去去,有攻擊遊客的可能。

走到距離桃源谷不遠的涼亭,這時雨已經下的很大,且因為這時所在高度已經不低了,浪漫點想等於就是漫步在雲中^^。不過這個涼亭已經先被一團登山隊進駐了,且更誇張的是他們居然還自己帶茶具上來泡茶!
過沒多久就走到了桃源谷大草原,不過這時不但風大雨也大,而且整個大草原完全被雲所覆蓋,根本看不到。這下子我得做出抉擇,是得走哪一條路下山,或者是繼續原計畫走稜線呢?前面已經說我不會想走內寮線與石觀音線,看來選擇就只剩下往前走或往回走了。走回頭路的話又怕這種狀況下,走在森林裡有迷路的危險(其實有些多慮了),所以好像只剩下往前走一個選項了,偏偏那也是風最強雨最大的一條路。
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找不到步道,就本能的在草地上順著稜線走,走著走著看到了一條泥土路,順著那條泥土路走了一段之後才看到右邊出現的石階步道。在這種環境走在稜線上,我真的體會到了在颱風中行走的感覺。風雨一直瘋狂的從我的左側襲來,而我的右側不時會出現陡坡,等於如果我一不小心被風吹的站不住,如果好死不死右邊就是陡坡,就連回不回的來都不知道了。而且風不是固定的往一個方向吹,有時會突然換個方向再換回來,對於雨傘是很大的破壞,我的隨身雨傘就在這樣反覆拉扯下陸續斷掉三支傘骨,卻又不得不多少以那塊布擋一下風雨。
沿途還多少碰到一些對向而來的遊客,不過都最少是兩人一組以上,而我卻是單獨一個人!他們聽到我說一個人從大溪上來,還敢在這種天氣挑戰這最累的一條線,都說我很勇,不過事後回想這其實冒險過了頭....
在這樣努力的頂著風雨,死命的一直往前進,終於到達了草嶺線的最高點--灣坑頭山

今天拿到的第二個三角點,一個二等三角點!本來不想讓相機濕掉的我,心裡幾經拉扯還是拿出來趕快留個記錄,不過那時風雨已經大到我懶得多做調整,直接拍了就走....
之後的路程一樣是在狂風暴雨中行走,看到整團整團的雲從我面前快速的通過,這才知道原來有時候看到天上的雲朵被風推著快速移動,雲裡面的狀況竟是如此狂暴!有幾度還走到大腿有些抽筋,應該是溫度較低所造成的痙攣現象,但這時不允許我休息,只能停步按摩一下,再繼續往前走。而後雖然沿途看到幾個涼亭,但涼亭內根本找不到一塊沒有風雨的地方,狂風暴雨等於是直接橫向吹過涼亭,坐在板凳上還是得撐著早已斷骨的雨傘死命頂著。本來在其中一個涼亭想說乾脆雨傘收掉,把包包裡的隨身簡便雨衣拿出來,不過一拿出來就被風所撕裂....還好放在褲子口袋的手機在褲子已經全濕的高濕度環境下,居然還沒失常,偶而家裡打來關心的電話更讓我堅定了想撐過去的意志....
走的不知道多久,終於走到離啞口剩一公里的地方,也就是我上一次走到的涼亭,雖然還是沒法休息,但至少走到了自己所認識的路,也比較踏實一些,而且這裡下去有一段路不會直接承受風勢,多少還是讓我的心情比較能夠放鬆一點。
後來總算走到了啞口,那裡本來就是風勢很強的地方,也沒有辦法久留,這時看到從貢寮-福隆那邊走草嶺古道上來的遊客,心裡踏實的多了(至少出事有人可以幫忙),就一路沿著彎曲的石子路往大里方向前進(雖然知道石階步道比較短,但這時我已經再也不想看到石階了)。
走在石子路上,我已經放棄了撐傘,一路淋雨到觀護所才休息。在觀護所我把背包裡剩下的麵包與飲水吃光,讓疲憊的身軀好好的休息一段時間,看著熙來攘往的遊客(十一月是芒花季,北縣府有辦相關活動,沒想到這種天氣還有這麼多遊客願意上來)好一會之後,跟我那被摧殘到不成樣的雨傘說再見,繼續淋著雨往下走。
到了平地,雨還下的更大,再怎麼淋雨都已經到了一個忍受的極限,而我還得再多走幾分鐘的路程才能到達大里火車站,還好那時遊客服務中心有開,進去問了一下哪裡有賣便利型的雨衣,趕快到服務中心下面的一間雜貨店又買了一件趕快套上(套上時又沿縫線裂了一條縫...冏),頂著兩三分鐘的風雨到了火車站,就讓這件雨衣的任務結束,買了票直接上月台。在月台上跟多到爆出來的遊客(都擠在僅有四節車廂長的頂棚下,人多到橫跨鐵道的樓梯上也一堆人,還有更多人買了票就在售票口旁邊的旅客休息區等)等了不到半小時,幸運的我被擠上車,也馬上眼尖的看到一個位子,順勢一個箭步衝過去坐下,渾身濕透又累到暴的我雖然還有意識,但已經連站都站不起來,就這樣一路坐回台北。
回到家裡,趕快把背包裡的東西全數取出,濕掉的趕快掛起來或丟洗衣機,相機也把電池拔掉,直接丟進有放除濕劑的收藏箱裡。還好背包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淋雨,背包裡的受潮情況還算輕,相機與手機經歷了這種高濕度的環境過後居然還是功能正常,物質上的損失只有不幸折斷的雨傘,真的是不幸中的大幸。而以後也得謹記,要是聽到天氣預報可能會有鋒面來到一類的訊息,就別上山涉險。
最後,也把這次搭車的火車票放上來吧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10/18草嶺古道--啞口→福隆

這麼一路急下坡回到啞口,對於體力的負荷不是很大,且沿途的風勢也蠻強的,相當程度的減低了疲勞度。也就因為這樣,所以在啞口涼亭稍微停了五分鐘即啟程往貢寮-福隆方向下山。

從啞口往貢寮-福隆方向下山,坡度就變的和緩很多,如果還記得前一篇一開始所附的地圖,從最高處啞口往兩邊的直線距離,啞口-福隆比起啞口-大里長了很多,也就難怪坡度差那麼多了。因此大部分遊客會選擇從貢寮-福隆那邊進入草嶺古道,再從大里離開(記得很久以前第一次走好像也是這樣的路線)。

走沒多遠就看到了正版虎字碑。相傳為清同治六年總兵劉明燈北巡路過此地突逢狂風大霧,於是取「雲從龍,風從虎」之意寫虎字於此以鎮之。本來有一公一母兩塊虎字碑,不過現在放在這裡的只有母虎,公虎被搬到博愛特區去珍藏....

一路上看到撿拾垃圾的義工,雖然都只是交會時打聲招呼,不過心裡卻真的很欽佩這些默默保護環境的義工們。

在古道旁的一條小溪,感覺起來這一段古道就是循著這條溪邊修建的(後來才知道這是遠望坑溪)。

走著走著突然發現一隻跑出來曬太陽的螽斯(對於昆蟲不是很清楚,如果有寫錯請留言告知),我在那看了半天,牠也沒有特別想躲我,於是讓我有了想拍下牠的念頭。

從啞口走下來的第一個涼亭,估計從貢寮-福隆那邊上來的遊客,到這邊也差不多該休息了,在這裡不僅有涼亭,還有一間公園等級的廁所(還維持的算乾淨),如果可以再放一台自動販賣機賣飲料的話,這裡就是相當完整的休息點了(不過,補貨就是一大麻煩了,畢竟車子沒法開到這裡)。

長路漫漫....還好不是急升坡或急降坡

雄鎮蠻煙碑,作者同虎字碑,為台灣現存最大的碑碣,亦與虎字碑同列國家三級古蹟。

走到比較開闊的路段,路旁經常看到這類梯狀地形,明顯是開墾整理過的,但是為什麼要弄成這樣子呢?可能是做為梯田吧....

坡度較陡的下降段。其實走到這裡已經下午兩三點了,天上因為有雲擋掉陽光,加上一路上多半都有樹蔭,所以走起來不會像上午那般被烤到受不了^^。

練拍溪中的迷你瀑布。記得如果要拍出水流有絹絲般的效果,快門放長到1~2秒可以拍的出來(同樣方式也可以拿來拍夜景車燈尾跡),不過拍了半天不是曝光過度,就是沒法穩定相機,下次應該要記得帶腳架....

路旁經常會看到野薑花,這時大概已過了花期,盛開的野薑花已經不是很多。

行走至此已經到了石階路段的尾端,接下去是平順好走的柏油路段。遠望坑溪至此也較為開闊,可以進到溪裡玩水。這裡的林相與其他路段不同,只有這個區域有榕樹聚集。

跌死馬橋,以前古道剛開通時,這裡是十分窄小的木橋,從基隆那邊騎馬至此,馬匹通常已十分疲累,很容易在此摔死因而得名。後來在日據時代修建成為如今所見的石橋,不過名字繼續沿用。

後來走到拱型橋,從橋上拍的遠望坑溪。

經過拱型橋,眼前的標示讓我知道,我已經快走到終點了!(雖然與貢寮和福隆兩個火車站等距,不過那時心想應該一個小時不用就走完了吧)

接近終點,來到了這麼一座公園,叫做遠望坑親水公園,一整個就是沿著遠望坑溪而設計建設出來的。

園內的小橋涼亭,設計的簡單但是典雅。

古早的手搖水泵與水車,手搖水泵是真的可以打出水來,不過水車應該是怕遊客踩上去不小心受傷,整個是卡死不能動的。

在這裡再給我的登山杖拍一張,這時可以發現下面的擋泥板與橡膠座都已經掉了。應該是從大里上攻啞口那一段路不小心插到土裡去了(事後居然還花了140單買這兩樣東西,我那時整支登山杖才花了350而已....)

這個公園很奇怪的,旁邊居然還有一塊一塊的水田,還真的有人在耕作,而且田地與公園之間是完全沒有阻隔,也有看到好奇的遊客想走進田埂中,不知道農人會不會覺得這些觀光客很煩呢^^

沿著溪邊走,看到這一大片幾乎被浮萍佔滿的水池,遠看還真的很像是草地,且與岸邊沒有實體的阻隔,一不小心可能真的會踩到水裡去呢。

走過水池邊,路邊岩壁上也看到剛剛在古道上看到的野薑花

再走過去,一片開闊的親水空間,以及左邊特意整理出來的開闊草坪,相當適合家庭休憩。

草叢間不知名的花,很有特色(感覺像是花中有花)所以特別拍下來,回來再找找看是什麼花。

從草坪旁的階梯爬上去,往溪流向拍過去。
如果有看這張照片的全圖,會發現這張照片中間偏右有一座橋,那邊是一個分叉點。
本來走到橋邊,居然只看到有指標往左,前往貢寮火車站,但卻沒有看到往福隆火車站怎麼走,這下子我開始懷疑是不是過頭沒轉到往福隆的方向,於是又沿著柏油路走回前文所說的停車場,卻又找不到我想像中的那個分叉點,只好再走回橋邊。
這時我停下腳步,再仔細尋找一遍,居然發現往福隆火車站的指標居然在橋的另一頭,而且橋的另一頭竟是民家!姑且抱著一試的想法往民家那邊走去,看是否能找到那條路,這時剛好有住在這裡的人出來,趕快上前問路。

我:請問一下福隆要怎麼走?
住民:你要走山路還是平路?
我:當然走平路(廢話,現在時間也接近傍晚了,還累的半死,沒心情再爬山路)
住民:那就走到橋的另一邊,沿著柏油路一直走出去,走到大馬路右轉再走下去就走到了。

好吧,那就回到橋的這一邊,開始一路走下去。

又走了接近半個小時,總算走到了102縣道,從此處即可選擇走到貢寮或福隆。

在同一個路口的交通指標,這裡居然有一個指標往桃源谷步道!不過後來查地圖才發現,往那個方向去還需要一段不短的車程,直到內寮(蕭家莊)下車開始步行半小時左右才到桃源谷。

看起來有一些湖光山色的感覺吧,其實那只不過是縣道旁的水田^^

走在縣道上,回頭看著遠方的天空,看到這一幕即將西下的太陽,從雲層後面透出陽光,感覺很奇特,於是就拍了下來

從102縣道轉濱海公路,一路沿著鐵道旁走下去。
在此的忠告,如果走到親水公園時還不會太晚,也沒有累到不想再看見山路的話,最好在那邊就轉山路直接往福隆前進。像我這樣子直接走柏油路出來,從102縣道轉濱海公路雖然不會太難走,但是旁邊就是大卡車、貨車等的衝來衝去,沿著路肩走實在是很心驚膽跳。

龍門露營度假基地,好像是面積不小且功能齊全的露營基地,可惜從來沒進去一觀。

從102縣道路口總共走了約半個小時,終於到達福隆了!這裡是福隆遊客服務中心

福隆的海水浴場呢?那不是福隆最有名的景點嗎?答案就在眼前,已經被福隆貝悅酒店給圍起來,畫面右邊的亭子就是購票亭,還得要買票才能進去!而且這時已經下午五點,不讓遊客再進入。看著這般景象的我,腦子裡浮現的竟是「海角七號」洪國榮代表的那句名言「山啊BOT,土地BOT,現在連海啊都要BOT!」.........

算了,照張福隆海水浴場平面圖,就當作自己曾經來過,以後再找時間過來吧
走到福隆火車站前,該打點一下今天答應家裡要帶回去的福隆火車便當與石花菜凍了

便當是在這裡買的,店家就在火車站的旁邊,而且佔據兩個店面,相當好認。聽說在地人多半吃這一家。而這一家的生意好到內用與外帶是分開的,內用的話直接點餐後坐在店內的餐桌旁即可,而外帶的話則是有一條走廊直接通到店內最裡面一間房間,幾個人在那裡面專門包外帶的便當,走廊牆壁上還貼著一張價目表,你要買幾個直接就列出乘好的價格給你,算錢比較方便。吃過的感覺呢,也就是再平常不過的55元便當,並沒有特別好吃......

石花菜凍則是在這一家買的,聽說TVBS「食尚玩家」有介紹過,所以一口氣買了四種口味(原味、檸檬、黑糖、冬瓜)回家,不過可能是帶回家路程太久了,吃的感覺只有還好而已。

採買完畢,直接進入車站買票,此時的我已經快連相機都抓不太穩了(這兩張車站照片其實都有手振),且過沒多久天就黑了,也沒能補拍白天沒拍到的窗外風景。
而在回家的路上,本來想說一樣買區間車的票,也差不多該跟早上搭車到大里的時間差不多,應該兩個小時不到就到了吧,不過我卻忘了一件事,也就是區間車會讓對號列車的行駛規矩。中間有幾站停車開門之後,居然就是十幾分鐘沒動作,正當大家在狐疑的時候,才看到隔壁軌道一列對號列車(莒光或太魯閣)呼嘯而過,有時甚至等個兩三班!也就因為這樣,最後拖到晚上八點多才回到台北火車站!這也讓我決定,下次再要坐火車,如果有對號列車以上的話,寧可多花些錢趕快到家,也不要省錢坐區間車,等到快發瘋!
最終帶回家的,除了火車便當與石花菜凍以外,還加上一件濕了又乾,乾了又濕,鹽分結晶已經清晰可見的衣服,一條被過量汗水侵蝕到掉色的皮帶,一雙曬的有些黑的手臂(只有前臂),兩張沒被收走的區間車車票,兩百多張照片以及滿滿的回憶。至於還沒走到的桃源谷呢,應該十一月會找時間去吧,這次可能會從宜蘭大溪上桃源谷,再走到草嶺古道後看要走大里或福隆下來。
最後,附上這次搭火車的火車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