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這麼市儈加八級的專輯,不僅配不上原聲帶這個名稱,更配不上海角七號這部電影!

海角七號的奇蹟票房,從10月初左右原聲帶事件爆發,網友齊聲圍剿豐華,以及盜版的開始流出(其實能撐這麼久也算奇蹟了,很多好萊塢大片上片沒多久就有盜版)影響,單日票房開始下滑,雖然時機不景氣,看電影的人減少而讓海角七號繼續穩坐了好幾週的票房冠軍,但畢竟群眾熱情已經漸漸消退了,就看最終票房能否攻上台灣影史第二了吧。
當時豐華自稱的原聲帶曲目一出,引起的是官網上的全面暴動。整個事件的始末由阿孝整理出來,這裡把放在kiroro`s Tech blog的全文引用過來。

海角迷的驚嚇──拒絕豐華唱片令人失望的海角七號電影原聲帶 by 阿孝
豐華唱片惡搞《海角七號》電影原聲帶始末 by 阿孝

直到10/24,已經看到一些拿到那張CD的網友留言,多多少少還是想說就算照豐華所貼的曲目,雖然在很多人包括我的想法,那都已經不足以稱為原聲帶,但至少這收錄的幾首,有幾首還是我想聽的,所以還是先抓MP3來聽聽看好了。
沒想到今天拿出來一放,越聽越覺得「胡搞瞎搞也該有個限度吧,這也太誇張了!」
就把每一首拿出來講一下我的感覺吧

01.第一封信--蔭山征彥念的情書真的很動人,本來就該全文收錄,不過沒有一封封對照,情書先不予評論。
02.Don`t Wanna--最前面把阿嘉那句「我操你媽的台北」加入,倒還算是連貫這首歌,這裡也還好。
03.第二封信
04.愛你愛到死--長達5分鐘,我聽了2分鐘就聽不下去,把原來電影裡麥子的清唱完整放上來是會太單薄嗎?後面又多一段搖滾版的,一聽差點沒昏過去,把整首歌的感覺破壞殆盡!成了這張專輯裡我唯一想直接跳下一首的歌,連最後是不是還有「阿門」都不想管了!
(題外話,以前就對於一些小唱片公司亂出一些舞曲專輯,把一堆本來是慢歌或情歌的隨意亂套Techno改成一堆不三不四的舞曲,聽了超級討厭的,加上Techno會有什麼新的感覺嗎?我只覺得一首還算不錯的歌被弄得面目全非,好像一幅美麗的畫像被惡意塗鴉!)
05.第三封信
06.單耐夫之歌--最前面多插了勞馬的那一句「喂!送信的,彈吉他是很快樂的事」,雖然是連貫劇情,不過感覺有跟沒有好像差不多....
07.第四封信
08.給女兒--前面還加入友子在阿嘉懷裡的哭鬧,我承認每次看到這一段對我來說其實蠻催淚的(因為自己也曾經有她那樣的感覺),不過只有中文的那一段,個人觀點是導演當時為何要安排千繪用中文與日文夾雜,就是因為人在情緒逼近極點時,很自然的就會用自己的母語來表達自我,如果把後面那一段日文加入才算完整。而且如果要考量到劇情連貫性的話,那後面阿嘉的那一句「我以為我會很成功,十五年過去了,我還是失敗了,可是我真的不差。」也應該加入才對吧。
09.第五封信
10.無樂不作LIVE--這其實是我也很希望一定要放進原聲帶的,畢竟唱到後面阿嘉的麥克風被搶走,索性拿起大聲公繼續唱,不也是一種搖滾精神嗎?不過最前面把茂伯那一段話插進去,雖然那也是為觀眾記憶深刻的台詞之一,但怎麼聽怎麼感覺突兀與不搭調。
11.第六封信
12.國境之南--很希望是LIVE版,但並不是。阿嘉唱到一半突然停下等著友子的回答時,我真的很希望接下來聽到的是勞馬把孔雀之珠送還給友子的那一句話,可是這一段被橫生剪掉,只留下一小段空白,還在曲末亂插入友子先前跟阿嘉說要回日本的那一段台詞,感覺很時空錯亂。
13.野玫瑰--本來在愛戀情書專輯裡收錄的版本就是LIVE版,阿嘉唱個幾句中孝介突然插入後一起合唱,最後再加入小朋友合唱團的日文合唱。這個版本裡中孝介的聲音不見了,單純就是范逸臣的獨唱+小朋友合唱,雖然說中孝介畢竟是日本歌手,版權部分可能不是那麼好談,不過依照之前豐華那種擺爛態度,我寧可相信是豐華根本沒去談。更何況愛戀情書CD裡的野玫瑰就是LIVE版,那個版權就OK,沒有理由說收不進原聲帶。(另外隨風遠颺是中孝介2006的作品,這次只不過是重新收錄,有那麼難談嗎?)
14.情書--照理來說這首將1945填詞,由范逸臣所唱的歌不管怎麼樣,出現在自稱為原聲帶的專輯裡就是一整個奇怪,雖然歌詞也是照著劇情所寫的,不過畢竟不是出現在電影裡的歌曲,是不應該被放在原聲帶裡的。周杰倫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秘密」他後來也把片中一首配樂重新填詞自己唱,也沒放在「不能說的秘密」原聲帶中,而是放在自己的專輯。
真的很難接受,一部讓我這麼感動的片子,自稱為該片原聲帶的專輯竟讓我覺得如此不堪,更別說還有好幾首得自己去找的(尚無頭緒的:茂伯的台灣小調、搖落去、墓仔埔也敢去)。只好很阿Q的想,反正魏導說過這部片沒有原聲帶,就當作從來沒有過吧,以後等出了DVD再去繼續支持海角七號。至於豐華呢,既然網友們的意見你們聽不進去,執意要這樣亂搞來騙錢,也就別怪我們不願意支持國內唱片了吧。反正自從張雨生走了之後,我還找不到一個繼續支持豐華歌手的強烈理由。(上次來我這邊留言希望我參加范逸臣非官方歌友會的那位網友抱歉了,我不是不喜歡他,但是我很難接受他背後的公司)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10/10華山文化園區(下)

從附設的停車場穿過,先往忠孝東路這一邊走,也就是園區另一邊的入口

豎立在八德路與忠孝東路交叉口三角草坪上的標誌(後面是新生北路高架橋,現在在八德路與市民大道這一段的橋下設有籃球場與極限運動場)

從這邊往酒廠方向看,左邊是園區內唯一有在營業的區域--行政大樓,1914年為清酒工場,而後於1922年改裝為總辦公室。現在這裡弄成一個輕食咖啡館,提供飲料與簡餐,後面也成為園區行政人員的辦公室。咖啡館內部沒有進去,不過從窗外看進去的感覺,好像裝潢的還有點古典風味。戶外的露天咖啡座旁有這麼一個噴泉,在此用餐佐古蹟與噴泉,應該也是不錯的享受。

右邊是高塔區,其原本的功能是釀造米酒,後來改為品管、研究用的建築,從建築的外觀就可以知道這是由三期不同時間的建築所組合而成,每一部份所使用的建材與工法都不一樣。


高塔區的前面,在拆除圍牆之後也整理成開放式遊憩空間,也放了幾個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具的雕塑。

從高塔區右邊的入口進去,在高塔區後面的一棟建築--果酒大樓,為1959年才建造,一樓原為水果酒倉庫,二樓原為酒廠的禮堂。目前開放做為藝術展覽使用,好像也有部分園區員工的辦公室在這棟建築中。

另一邊為車庫工坊,於1925年所建,由北而南依序為消防車庫、蒸餾室、酒槽及休息室

再往前走,右邊是四連棟,1933年所建,最早是用於紅酒儲藏倉庫,本來四棟的長度都一樣,於1981~1987年因為金山北路拓寬而削減成為四棟相互連接卻長短不一的現況。對於外人來說,走過金山北路或行經新生北路高架橋時看到酒廠裡的建築,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四連棟了吧。

經過四連棟,會看到烏梅酒廠,1931年所建,原來的用途是儲放自製成品酒。

從烏梅酒廠旁邊往市民大道的方向看,居然讓我看到了難得一見的霓虹一起出現在天空!通常虹比較容易看到,霓則是要在特定的角度才看的到,且強度不如虹。本來想要調整一下EV看能不能拍的比較不那麼暗,可是調高EV霓就被背景給掩蓋了....只好維持這個狀態

從烏梅酒廠旁的步道回頭,右邊被圍籬圍起來的是中六館,功能不確定。

中六館的隔壁是再製酒作業場,建於1933年,現在裡面已經清空成為藝文人士最喜歡的表演場地。在再製酒作業場的另一端就是鍋爐室,以及整個廠區最突出的煙囪。

再製酒作業場的隔壁是米酒作業場,1933年所建,當時以釀造米酒與紅酒為主,現在也成為藝術展覽的空間。

再製酒作業場與米酒作業場兩棟建築之間有一塊庭園空間,很有古蹟的fu,也看到有人在外拍,不過這塊區域還是有些缺乏整理,凌亂了些的感覺。

米酒作業場後方的走廊空間,日據時代的建築與牆上的塗鴉形成搶眼的對比。

米酒作業場後方是維修工場,建於1931年,功能是維修酒廠裡的機具等等。

沿著這條步道,維修工場在右邊,而另一邊就是前述的行政大樓。再從行政大樓後方繞出來,回到忠孝東路那一面。

酒廠的大門,雖然現在因為圍牆都已經拆除而失去了原先的作用,但仍然以古蹟的形式留下。

走出酒廠大門往內看,發現彩虹仍然高掛在天空
散步至此,天色已經漸漸暗了,就循著原路回家吧

經過行政大樓外的戶外咖啡座,已經點起了效果燈光,很有溫暖的感覺

從煙囪旁的停車場經過。煙囪於1931年所建造,原高度50公尺,以煤炭做為燃料,後於1970年代改用重油做為燃料,也截短了3公尺。

公園裡的夜間照明裝置也開啟了,夜晚的公園想必更有一番情趣吧

華燈初上,整個城市換裝為耀眼動人的夜間風貌。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10/10華山文化園區(上)


國慶日的下午,有些無聊,想起自家附近有這麼一個還沒有進去過的景點,帶個相機就出門了。
華山文化園區,位在如今光華商場的隔壁,只隔著一條新生北路高架橋。在歷史上,這一帶(包括現今的行政院及以前的華山車站)以前是以日本在台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之名因而稱之為華山,從1916年日據時代開始這裡就以台北酒廠之名開始生產酒類製品,光復之後由公賣局接收繼續生產,直到1987年酒廠遷移為止。1997年在藝文界人士的爭取之下,將廠區整理成華山藝文特區提供藝術文化表演的場地。接著在2004年將規模擴大成為現今所看到的華山文化園區。

這次是從金山北路與市民大道路口進入。在等待通過路口時順手拍了一張市民大道高架橋的照片。市民大道的路線就幾乎是以前台北市鐵路尚未地下化時的鐵道路線,且當時鐵道兩旁並非緊鄰住家,而是隔了一段距離,所以鐵道拆除後,市民大道的周邊一下子空了出來,除了某些地方有新的建案開發以外,多半都整理成公園或球場一類的。

入口的標誌,在另一邊忠孝東路口也有一樣的標誌。

從該標誌旁邊進入園區,這一塊面積不小的園區以前可能是附屬於酒廠的宿舍或倉庫吧,八歲以前住在杭州南路巷內,曾經遠望看到這一帶的建築,卻沒有想說去看一看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後來搬家之後卻也沒想說要過來看看,就這麼消失了。
在這個園區之中有一條步道及幾張椅子是用枕木回收組合成的,某方面也代表了這裡曾經是鐵路沿線。以前曾經有這麼一條酒廠支線連接酒廠與華山車站,在鐵路地下化之前,華山車站是台北地區火車貨運的集散中心。

園內看到的石頭造景(不過附近沒看到說明....)

應該是刻意留下的台車軌道....(左邊照片裡的影子就是在下我)


園內的另一個造景(不過沒去研究創意點在哪....)




整個園內的空間相當的大,不管是簡單的球類運動、慢跑,或者是在園內騎單車,都有夠大的空間可以讓人毫無拘束的運動。

紹興北街,只有從公園這裡延伸到忠孝東路,過了忠孝東路就是紹興南街。照片中間位於路口的白色建築就是我小時候印象中的華山市場,到現在只有偶爾去二樓的阜杭豆漿買燒餅油條時才會進去。

杭州北路,也是只有從公園這裡延伸到忠孝東路,過了忠孝東路就是杭州南路。照片中間那一棟「北海漁村」以前一樓是間雜貨店,從那一棟旁邊的巷子進去就可以到我小學二年級以前所住的那一棟公寓,現在不僅還在,而且還有人家住在那裡。

當時一度天空烏雲密佈,還飄著雨絲,不過還是有幾個地方雲開了個缺口,缺口中陽光照在缺口旁的雲上,別有一番意境。

後來雲比較開了點,往信義區的方向看過去,可以看到相當明顯的彩虹。

酒廠毀損的比較嚴重的區域,就在公園的旁邊,連屋頂都塌掉了,現在以施工圍籬先圍起來。
接下來就進入酒廠的範圍。